说到美人鱼,
大家都会想到美好的童话故事,
“美人鱼原型在中国灭绝”
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引发网友热议。
原来,古代美人鱼传说的原型
是一种叫儒艮(rú gèn)的动物。
初看长相,是不是你想象的相差甚远?它长得与海牛类似,但有一条类似鲸鱼的尾巴,因为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因此常被水手误认为是美人鱼。
但遗憾的是,一份最新科学研究报告称,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偷猎,这种带有传说色彩的生物,在中国已经功能性灭绝。这份最新出炉的科研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和伦敦动物学会的科学家共同完成,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上。
据介绍,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特别依赖海草。但由于工业污染、沿海开发、过度捕捞及气候变化,海草栖息地正在迅速退化。此外,捕鱼和船只撞击也是儒艮活动减少的原因之一。
儒艮性情温和,外观与海牛类似,但有一条类似鲸鱼的尾巴,因为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被认为可能是古代美人鱼和海妖传说的灵感来源。儒艮曾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沿岸和岛屿水域,国内则分布在南海水域。目前,尚存的儒艮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
1988年,儒艮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然而自2008年以来,已没有儒艮在中国出现的记录。
中国近岸最后一次儒艮记录,出现在海南岛的文昌东郊椰林。科学家调查研究后认为,儒艮在中国已经功能上灭绝,这意味着“它已不再能自我维持生存”。
所谓功能性灭绝,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儒艮的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了。通俗地讲,尽管现在还有儒艮个体,但是他们已经无法繁殖扩大族群了,如果没有其他介入,那么儒艮最终走向灭绝是大概率事件。
儒艮在我国海域的功能性灭绝,是首个中国海域大型脊椎动物的功能性灭绝。
来自伦敦动物学会(ZSL)的塞缪尔-特维教授是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他称:“儒艮在中国的可能消失是一个毁灭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