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网络精品资源平台

什么是震网病毒(计算机病毒)

易秋资源网 网络资讯 0

震网病毒又名Stuxnet病毒,是一个席卷全球工业界的病毒。
作为世界上首个网络“超级破坏性武器”,Stuxnet的计算机病毒已经感染了全球超过 45000个网络,伊朗遭到的攻击最为严重,60%的个人电脑感染了这种病毒。计算机安防专家认为,该病毒是有史以来最高端的“蠕虫”病毒。蠕虫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病毒,它能自我复制,并将副本通过网络传输,任何一台个人电脑只要和染毒电脑相连,就会被感染。

概念

震网(Stuxnet),指一种蠕虫病毒。它的复杂程度远超一般电脑黑客的能力。这种震网(Stuxnet)病毒于2010年6月首次被检测出来,是第一个专门定向攻击真实世界中基础(能源)设施的“蠕虫”病毒,比如核电站,水坝,国家电网。互联网安全专家对此表示担心。
“震网”病毒利用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之前未被发现的4个漏洞。通常意义上的犯罪性黑客会利用这些漏洞盗取银行和信用卡信息来获取非法收入。而“震网”病毒不像一些恶意软件那样可以赚钱,它需要花钱研制。这是专家们相信“震网”病毒出自情报部门的一个原因。
据全球最大网络保安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和微软(Microsoft)公司的研究,近60%的感染发生在伊朗,其次为印尼(约20%)和印度(约10%), 阿塞拜疆、美国与巴基斯坦等地亦有小量个案。
震网
震网
由于“震网”感染的重灾区集中在伊朗境内。美国和以色列因此被怀疑是“震网”的发明人。
这种新病毒采取了多种先进技术,因此具有极强的隐身和破坏力。只要电脑操作员将被病毒感染的U盘插入USB接口,这种病毒就会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其他操作要求或者提示出现)取得一些工业用电脑系统的控制权。

发现历史

2010年6月,“震网”病毒首次被发现,它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网络武器,因为它悄然袭击伊朗核设施的手法极其阴险。 [1]
2010年9月,瑞星公司监测到这个席卷全球工业界的病毒已经入侵中国。瑞星反病毒专家警告说,我国许多大型重要企业在安全制度上存在缺失,可能促进Stuxnet病毒在企业中的大规模传播。 [2]
2010年12月15日,一位德国计算机高级顾问表示,“震网”计算机病毒令德黑兰的核计划拖后了两年。这个恶意软件2010年一再以伊朗核设施为目标,通过渗透进“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并对其进行重新编程而造成破坏。
2011年1月26日,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罗戈津表示,这种病毒可能给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有毒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其危害将不亚于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3]
震网传播
震网传播
2012年6月1日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揭露“震网”病毒起源于2006年前后由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启动的“奥运会计划”。2008年,奥巴马上任后下令加速该计划。 [4]
2013年3月,中国解放军报报道,美国曾利用“震网”蠕虫病毒攻击伊朗的铀浓缩设备,已经造成伊朗核电站推迟发电,目前国内已有近500万网民、及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遭此病毒攻击。 这种病毒可能是新时期电子战争中的一种武器。震网病毒,截止2011年,感染了全球超过45000个网络,60%的个人电脑感染了这种病毒。

病毒特点

与传统的电脑病毒相比,“震网”病毒不会通过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牟利。
由于它的打击对象是全球各地的重要目标,因此被一些专家定性为全球首个投入实战舞台的“网络武器”。
无需借助网络连接进行传播。这种病毒可以破坏世界各国的化工、发电和电力传输企业所使用的核心生产控制电脑软件,并且代替其对工厂其他电脑“发号施令”。
极具毒性和破坏力。“震网”代码非常精密,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使伊朗的离心机运行失控,二是掩盖发生故障的情况,“谎报军情”,以“正常运转”记录回传给管理部门,造成决策的误判。在2011年2月的攻击中,伊朗纳坦兹铀浓缩基地至少有1/5的离心机因感染该病毒而被迫关闭。
“震网”定向明确,具有精确制导的“网络导弹”能力。它是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编写的恶意病毒,能够利用Windows系统和西门子SIMATICWinCC系统的多个漏洞进行攻击,不再以刺探情报为己任,而是能根据指令,定向破坏伊朗离心机等要害目标。

“震网”采取了多种先进技术,具有极强的隐身性。它打击的对象是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WinCC监控与数据采集 (SCADA)系统。尽管这些系统都是独立与网络而自成体系运行,也即“离线”操作的,但只要操作员将被病毒感染的U盘插入该系统USB接口,这种病毒就会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 (不会有任何其他操作要求或者提示出现)取得该系统的控制权。
“震网”病毒结构非常复杂,计算机安全专家在对软件进行反编译后发现,它不可能是黑客所为,应该是一个“受国家资助的高级团队研发的结晶”。美国《纽约时报》称,美国和以色列情报机构合作制造出“震网”病毒。

标签:

暂无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资源,都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我们不保证内容的长久可用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侵删请致信E-mail: yiqiuwl@126.com

同类推荐
评论列表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