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7日24时,贵州省毕节市已有12例确诊病例(其中6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改为确诊病例),654例无症状感染者。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和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等专家建议,要迅速、坚决、果断地处理农村疫情,注意消灭场所,充分利用抗原检测。
9月16日,织金县在主城区文腾街和双堰街各区对全体员工进行了第四轮核酸检测筛查。毕节发布了一张地图
9月2日,毕节市卫生健康局报告了首例确诊病例。8月31日7时,该病例从贵阳延安西路老客车站乘车返回织金县家中,14时在源军二分店就餐。目前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织金县牛场、马场、猫场等乡镇(街道)。
“第一个案例去的元君二分店是我们当地承办宴会的一家大餐厅。一个大厅里大约有几十张桌子。织金镇乱办宴席的现象十分严重。宴会将在搬家、生孩子、结婚和满月举行。”林林(化名),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居民,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织金县当地一名医护人员表示,农村隔离存在困难,缺乏正确佩戴口罩的意识。
某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告诉《卫生时报》记者,目前我国农村疫情防控可能存在五大难点和漏洞:一是基层卫生服务和防疫能力薄弱;二是居民整体疫情风险和防控意识较低;第三,虽然农村居住密度低不利于疫情的迅速蔓延,但同时由于村庄分散,控制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难以堵漏;第四,农村有婚丧嫁人聚在一起吃饭的习俗。生产生活需要在农村定期集市。这种人员聚集活动对疫情防控的规范化提出了要求;第五,农民工返乡带来疫情的风险。
“在本轮毕节农村疫情中,明显无症状感染者较多,这与奥密克荣株的特点有关。目前秋冬季节,病毒存活时间较长,更容易导致隐性传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和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在农村地区,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秋冬农民工返乡的问题,这可能会给病毒带来麻烦“可趁之机”。
上述公共卫生总裁表示,贵州农村地区的突出特点是“山高路远”使用频繁的核酸检测是不可行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抗原检测的优势,但我们应该注意自检过程中的故意遗漏和欺诈(需要监督),并在条件下补充核酸。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隔离控制和沉默管理将在一周后有效控制疫情。
对此,上述专家建议,首先,关键是要迅速果断地处理农村疫情;其次,在加强隔离控制和沉默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抗原筛查的便利性(可以自检+在村干部和志愿者的监督下进行检测),结合适当频率的核酸筛查,可以控制这一轮疫情;第三,在规范化条件下,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强农村宣传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和预防意识;在风险研究和判断的基础上,及时控制聚集活动的规模;在聚集活动的入口或市场日,乡镇和村委会可以组织力量检查卫生代码。最后,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有限,需要充分发挥抗原检测的便利性、低成本和可及性,辅以适当的核酸检测。
“城市地区的消毒工作相对及时,许多地方都配备了洗手液和消毒剂。农村地区的消毒问题存在明显漏洞。村委会可以组织消毒小组定期消毒一些地方。”陆家海建议村委会可以组织疫情教育,让当地居民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情况和新冠肺炎隐性传播的特点;科学界应该加强流感,研究新冠肺炎的叠加,提前预防,开发可行的防感染疫苗;农村中老年人应及时接种和加强注射。
原文转自链接:https://meitidh.com/article/7.html